央视近日曝光,在河南镇平和田玉市场内存在造假产业链,不法从业者以次充好伪造优质玉料,假“鉴定证书”半小时内即可生成,还能扫码显示鉴定内容。当地通报称情况属实,4名涉事主播和制假人员被控制。 ▲央视揭发河南镇平和田玉市场内存在造假产业链。央视 假鉴定证仅售2元 央视财经调查报道,内地最大和田玉加工交易集散地之一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镇,存在和田玉造假产业链。在玉石籽料批发区,多个摊位前传来刺鼻气味,客户挑选时也都戴塑胶手套。摊主坦言,由于和田玉籽料产量有限,一些商家用低品质的青海料、韩料玉石仿造,这些用化学药剂染色的假籽料成本价很低廉。 知情人士透露,直接使用阿富汗玉替代和田玉也是造假方式之一。据悉这些成本仅在几十元的阿富汗玉配上“和田玉鉴定证书”后,直播间售价可翻几十倍。相关证书半小时内即可生成,每张2元人民币。证书上显示,出具机构为“国石珠宝首饰检验检测中心”,颜色、品质、折射率、密度等信息样样俱全,且可扫码验真。 镇平县联合调查组昨日通报称,经核实报道反应情况确实存在。目前4名涉嫌造假的直播带货主播及制作假证书人员已被控制,相关网上直播间也已被关闭,未来镇平县将持续开展玉器市场经营规范整治行动。 |